2021-12-26 資深UI設計者
編輯導語: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在電商軟件下單時,可能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。但遇到特殊促銷節日,涉及到電商下單環節的庫存扣減邏輯時,又會有些差異。作者針對該細分模塊,從下單環節和庫存變化出發,和你一同探討用戶在電商平臺下單后的庫存占用邏輯。
平常你在不同電商軟件下單的時候,似乎沒什么感覺,但是具體到電商的下單環節的庫存扣減邏輯,卻又各有差異。年底節日扎堆,今天就從細分的下單環節與庫存變化的模塊,跟各位讀者一起詳細聊一聊用戶在平臺下單后的庫存占用邏輯。
一、模式1:下單扣庫存
通常在電商平臺訂單頁面會顯示商品當前可銷售數量。常用的做法是當消費者訂單拍下,系統會占用前端銷售層的可銷售庫存數量(網站前臺顯示的庫存,也就是可以對外售賣的庫存,此時需要占用庫存),下單頁面顯示的可銷售庫存數量會相應地自動減少。
當買家(消費者或用戶)付款后,賣家(商家或平臺)開始執行發貨流程。同時系統會有設置付款時限,如果在付款時限內沒有付款,該訂單被取消,庫存被釋放,此時被釋放的庫存可以被后續的消費者繼續購買。上述這種機制被稱為下單扣庫存。
二、模式2:付款扣庫存
另外一種機制是消費者下單時系統不改變可銷售數量(不占用前端庫存),只有當付款后,系統才會占用可銷售數量。當然付款后扣完前端庫存訂單狀態由待支付變為待發貨,此時需要賣家進行發貨及后續履約處理。上述這種機制被稱為付款扣庫存。
三、機制對比分析
不同的庫存占用機制會導致不同的后續結果,對比分析如下:
1. 下單扣庫存
優點是:不會出現超賣。
缺點是:當消費者拍下商品但長時間不付款時,由于可銷售庫存被占用,可能導致頁面顯示該商品“售罄”,使得想要此時購買的消費者無法下單,從而失去銷售機會。
2. 付款扣庫存
優點是:確保形成處理的訂單都是已付款的真實訂單,對供應鏈和庫存管理提供真實可靠信息。
缺點是:由于訂單和付款是在不同的頁面處理,可能會出現并發付款,在大訂單量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超賣。
特別的,超賣解釋:是指商品售出數量超過賣家設置的商品庫存數量,導致庫存數量變為負數。
比如下文提到的秒殺案例。在秒殺活動進行中,往往會有高并發的問題,從而導致超賣。比如某商品的庫存為2,user_A、user_B和user_C并發購買該商品,user_A、user_B提交訂單后該商品的庫存被修改為0,user_C并不知道的情況下提交訂單,該商品的庫存再次被修改為-1,這就是超賣現象,后續就需要前端及時補貨或者做技術特殊支持處理。
四、使用現狀
當前主流電商或者其他單量較大的網站都是采用下單減庫存的機制,但付款時限的規定則會根據銷售品類有所不同,一般來說,商品的庫存深度越深(即庫存數量相對前端商品的銷售流量大很多),付款時限的要求越寬松。不過商家的庫存壓力也會越大。著名案例例如:天貓付款時限的規定是:正常訂單72小時,聚劃算訂單30分鐘,雙“十一”期間的訂單1小時。作者本人當時做的電商小程序付款時限為:30分鐘倒計時。
五、方案建議
第一,可以針對自己應用訂單付款時間做些簡單的統計,根據統計結果的數據分析后做相應的設置,甚至可以精確到品類,不同活動入口等等可以做到更加細化的精細化運營。
假設場景:對某電商APP訂單從下單到付款的時間差做數據埋點統計分析。
分析表明:女裝某品類70%的訂單付款時間是在30分鐘之內,20%的訂單付款時間是在2小時之內完成。最初自營商城運營團隊設置的付款時限是2小時,由于買手談的此品類商品庫存深度很高,經常出現活動期過,部分用戶的單自動釋放造成滯銷的情況。
根據上述統計結果,后續類似活動的付款時限調整為30分鐘,購買轉化率大為改善。既保證不出現超賣現象,又能盡快釋放未付款訂單,且使真正需要立即購買的消費者完成交易,從而提高購買率。
核心點還是在于突出了活動的緊張氛圍,促使用戶快速下單,且某一單品SKU極易打造爆款,畢竟用戶很容易從眾:我不知道哪里好,但是別人都說好的應該大概率會好。
第二,根據品類的深淺,設定庫存扣減機制。
因為商品的庫存數量較為敏感中,比如秒殺、團購等專屬活動的打造,建議使用下單減庫存的方式。如果不采用這種方式,可能會出現商品超賣的情況,最后導致訂單不能正常完成。且容易造成前端銷售和后端供應鏈割裂,尤其是為了快速跑通MVP閉環的新業務是一個重要的打擊。
下單減庫存的好處說白了:就是買家體驗較好。下單后商品就是用戶的,用戶可以慢慢支付。缺點是存在用戶下單后不付款,最終商品庫存下架后,想買的用戶也不能下單。
第三,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:惡意拍單。
惡意拍單是指用戶拍下訂單后不付款,導致商品下架。某些潮玩屬性的商品很容易吸引黃牛進行惡意拍單,這種需要平臺和商家聯合處理。平臺可以有用戶黑名單,該類用戶不給予大促期間的拍單資格。商家也可以向評審申訴,做暫不發貨處理。
六、結尾思考
現如今各大平臺都流行預售模式,預售模式交了定金就扣減庫存,但是只有支付完尾款才會生成可發貨的訂單。個人進一步的思考就是:付款完不發貨的訂單都可以走售后的,如果用戶真的不想要,付完款還是會退的。以前是沒有運費險,很多用戶付款完嫌走售后比較麻煩,所以就默默承受了非理性消費的后果。當然如果你是人生贏家就是想買買買、剁手啥的,那就個案考慮了。
如今大環境的倡導,以及各平臺運費險、七天無理由等等保證消費者的政策傾斜,付款機制的選擇意義沒有以前那么重要了,反而是產品本身帶來的價值,以及后端的供應鏈履約的因素會是重要的考量依據。
無論如何,對于普通人而言記住一點平臺永遠都會比用戶聰明,今年的各種大促很明顯各商家都在力推預售模式。無論是哪種扣庫存方式,最終都是商家、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利益角逐。故事每天都在發生,不變的故事就是我們的行為都會交稅。
文章來源: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:月關
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.免責聲明: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,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。
藍藍設計( ssll180.com )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,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、BS界面設計 、 cs界面設計 、 ipad界面設計 、 包裝設計 、 圖標定制 、 用戶體驗 、交互設計、 網站建設 、平面設計服務